我们一旦拥有不同、多样的身份,在面对压力的时候,就可以将压力分散到多个身份和角色中;如果只有一个身份的话,面对压力的时候就可能会觉得不堪重负。
心理学有一个【自我复杂性】理论,身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构成自我复杂性,自我复杂性高低会直接影响个体应对压力的反应。简言之,就是身份越多样,抗压能力越强,反之亦然。比如,一个人在工作时是一名律师,副业是一名自媒体博主;在个人爱好领域,又是一名鼓手、户外运动爱好者,会参加一些户外或表演活动;在家可能又是母亲、妻子。
当她工作中遇到压力时,她可以通过自媒体分享,释放压力、获取到另外的价值;也可以通过打鼓或者户外得到音乐、运动带来的快乐;亲子互动也可以获得乐趣等等。同时,不同的身份,一定要匹配不同的专门场景,场景尽量不要重叠。在这些专门的场景里,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快进入状态,更专注高效;还能让我们更容易切换不同的身份。
工作的时候就在办公室(如果是居家办公的话,那就尽量给自己准备一个专门的办公区域);看书就到专门的阅读区域;运动健身就换上运动装备去相应区域或场所健身;睡觉就到卧室;户外、休闲、做家务都在特定的场景里完成。
看似复杂多样的身份,通过跟场景的一一匹配,就让每个身份有了更清晰的界限,我们就能够在各种身份切换时大大增加“代谢”压力的灵活性。压力如果能够不断地及时得到释放,再应对压力时自然会更轻松些,我们每个人的能量就更容易保存和恢复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